中國與緬甸聯邦共和國(以下簡稱“緬甸”)山水相連,胞波情誼源遠流長。近年來,兩國在各層次、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擴大,“一帶一路”及中緬經濟走廊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未來,中緬經貿關系將更加密切,雙邊合作也將更加深入并向民生領域傾斜,市場機遇顯現。
國別概況
緬甸位于亞洲東南部,東臨泰國與老撾,北部與中國接壤,西接印度與孟加拉國,南部為安達曼海。緬甸國土面積約為67.8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400萬,以緬族為主,官方語言為緬語,90%的人口信奉佛教。緬甸于1997年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2011年與中國建立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2016年擺脫美國制裁,經濟發(fā)展逐漸步入正軌。
一、資源稟賦
1.農林資源
緬甸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素有“稻米之國”的美譽,是世界第七大稻米生產國和第五大稻米出口國。農業(yè)是緬甸經濟的基礎,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0%。緬甸的森林覆蓋率高達50%,林木品種超過2300種,每年生產世界市場上75%的柚木及130萬噸各色硬木。
2.礦產資源
緬甸擁有豐富礦產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銅、鎢、錫、鉛、金、鐵、鉻、玉石等。其中,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若開山脈與撣邦高原之間的中部沉積盆地和沿海大陸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32億桶,天然氣儲量達2.54萬億立方米;翡翠產量占全球的95%。
3.水力資源
緬甸河流眾多,水力資源極為豐富。第一大河為伊洛瓦底江,全長2200公里,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里,流經6個省份;薩爾溫江為緬甸的第二大河,中國稱怒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脈,經中國云南保山流入緬甸,長1600公里,流域面積20.5萬平方公里,最終注入馬達班海灣;另外還有欽敦江和湄公河等。
4.新能源資源
緬甸的太陽能資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qū),年利用小時數在1800小時左右,潛在年可利用量約為52000TWh。風能資源分布在南部沿海和西部省份,90米高度年均風速在5-7.6m/s之間,其中伊洛瓦底省年平均風速在5.2m/s,若開邦6m/s左右,欽邦7m/s以上。在南部和中部一些省份,還具備建設地熱電站的條件。
二、政治格局
1948年,緬甸聯邦成立。1962年,奈溫將軍領導的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實行一黨專政,緬甸進入軍政府管轄時代。2010年,緬甸開始民主改革,民盟于2015年大選中勝出,2016年3月15日,吳廷覺高票當選,成為首位非軍人民選總統,民盟正式上臺。2018年3月28日,吳溫敏當選緬甸新一任總統,昂山素季擔任國務資政。
三、營商環(huán)境
為增強國際投資者的投資信心,緬甸先后出臺了新的《緬甸投資法》和《緬甸投資細則》,并鼓勵投資人在能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進行投資。截至2019年9月30日,緬甸批準外資投資總額超過41億美元,主要集中在油氣開采業(yè)、紡織業(yè)和汽車業(yè)。其中,紡織業(yè)增長速度最快,在2018/2019財年的前11個月,為緬甸創(chuàng)造了43.76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同比增長36.62%。
四、電力現狀
截至2019年9月,緬甸全國電力裝機5722.3MW,其中水電裝機3254MW,占比56.9%;燃氣電站裝機2254MW,占比39.3%;燃煤電站裝機120MW,占比2.1%;其他裝機94.3MW,占比1.6%。從發(fā)電結構看,2018年發(fā)電量為20.9TWh,其中水電占50.5%,燃氣占43.1%,煤電占6%,新能源占0.2%。
緬甸電網由國家互聯電網和偏遠地區(qū)的孤立電網組成,主要包含有230kV、132kV、66kV、33kV四種電壓等級,圍繞中部的仰光-曼德勒負荷中心向周邊延伸,覆蓋了中部的多數省份。仰光、曼德勒和內比都三個城市占總用電負荷的61%,其余39%為其他城市和鄉(xiāng)村用電。
電力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資源開發(fā)程度低
目前,緬甸全國水能資源經濟可開發(fā)量48500MW,已開發(fā)裝機量3254MW,不足7%;天然氣年開采量約178億立方米,占已探明儲量的0.7%;石油年產量約450萬桶,占已探明儲量的0.14%;已探明煤炭儲量約5.4億噸,年產量約69.3萬噸,占0.14%;全國僅有一座40MW光伏電站,尚未有風電和地熱項目。
二、電源結構不合理
從電源結構來看,水電比重較大,且大多為徑流電站,電站自身調節(jié)能力差,加之缺乏電源間的調度,導致豐水期大量棄水,枯水期出力不足,豐枯出力懸殊。另外,緬甸目前的電價機制不合理導致燃氣供應不足,燃氣電站設備利用率低,枯水期對水電補償能力有限。
三、電網發(fā)展滯后
緬甸水電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北部和西北部,油氣資源分布在中部和西部,而負荷中心在中部,資源密集區(qū)和負荷中心明顯不匹配。但由于緬甸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全國電網,電網覆蓋面有限,缺少遠距離送電條件。同時,電網中單回路和單環(huán)網絡結構的配電線路較多,送電距離長,主網線損超過13%,配網線損超過25%。部分變電站或發(fā)電站接線方式冗雜、電壓等級過多,造成輸電線路走廊緊張。
緬甸電網技術裝備落后,電網保護、控制及通信設備整體陳舊,自動控制和繼電保護功能欠缺,不能對電網進行實時有效的監(jiān)控和保護。
解決方案
一、規(guī)劃先行
突擊修建電站無法解決緬甸當下的問題,要從規(guī)劃入手,對其電網和電源進行整體設計,并結合區(qū)域內用電負荷特點、地理位置等因素因地制宜,細化方案。在進行規(guī)劃時,要重點考慮緬甸的經濟發(fā)展趨勢,優(yōu)先滿足當下社會發(fā)展需求,逐步構建清潔、穩(wěn)定、智能可靠的能源結構,早日實現電網全國覆蓋,后期可以考慮電力出口。
二、水電、火電和新能源并舉
1.水電
考慮到大型水電項目所面臨的困境,以及緬甸目前的經濟和基礎設施發(fā)展情況,企業(yè)應將開發(fā)重點放在中型水電站上。在選擇項目時,一方面選取環(huán)境相對簡單,民族問題少的區(qū)域,另一方面提早引入當地成分,并邀請國際知名專家、機構參與可研、環(huán)評等工作。同時,還要在項目開工前進行多維度、多媒介宣傳,找恰當的媒體來講故事,畫出藍圖,做好社區(qū)工作。
2.火電
受水資源周期性影響,緬甸水電站豐水期和枯水期出力懸殊,為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可靠程度,燃氣和燃煤電站必不可少。
燃氣電站高效可靠、建設周期短、調峰性能好,中部地區(qū)油氣資源得天獨厚,具備開發(fā)潛質。但是,緬甸的燃氣主要用于出口創(chuàng)匯,供應電廠量有限,且發(fā)電成本較高,因此,電廠的開發(fā)應該與開采相結合,同步推進。燃煤電站選址較燃氣電站更加靈活,可以發(fā)揮原料產地和港口優(yōu)勢。企業(yè)在建設燃煤電站時,要積極應用國際防污減排的新技術,并注意控制規(guī)模,進行綠色、合理開發(fā),以解決緬甸電力緊缺及無電網覆蓋地區(qū)供電問題。
3.新能源
緬甸目前僅有一座光伏電站和少量援建的分布式離網光伏電站。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光伏發(fā)電成本下降了90%,加之清潔低碳的特性,使超過150個國家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政策,但緬甸現在還處于政策空窗期,電價等條件需要與政府一事一議。目前,緬甸現有光伏電站電價遠高于市場價格,但新項目的電價已經趨于合理。結合緬甸的負荷特征以及電網現狀,企業(yè)可以考慮將光伏電站與現有水電站和燃氣電站搭配使用,挑選條件成熟的項目進行重點推動和優(yōu)先實施,同時鎖定一些優(yōu)質項目作為儲備。.
緬甸目前沒有風電項目,僅有中國電建和浙富控股設立了測風塔,可以考慮從實測數據中挑選資源較好的區(qū)域建設試點項目。
三、推廣多能互補+儲能
2019年6月,緬甸公布了新一輪電價,工業(yè)用電在8.75美分-10.85美分,德林達依省部分地區(qū)電價更是高達30美分。企業(yè)可以考慮結合地區(qū)特色,為酒店、工廠、偏遠省份、海島、老舊電站提供風光柴儲方案,為購電方提供更便宜、更可靠的電力。此類方案可復制性強,試點后可快速推廣。
四、同步構建電網
電網的建設要與電源建設相互呼應。在開發(fā)北部和東部水電資源時,要帶動南北和東部主干電網的建設與升級,短期可考慮分區(qū)域聯通,長期考慮將水電送至負荷中心。
展望
2020年是緬甸的大選年,大選后勢必迎來一波發(fā)展浪潮。希望中國企業(yè)能以此為契機,強強聯合,由金融保險機構、開發(fā)商、承包商、制造商、貿易企業(yè)組成航母編隊,從規(guī)劃到設計,從設計到施工,從施工到運維,提供完整的投/融資方案,金融保險護航,貿易公司提供多種還款擔保,為緬甸提供最合適的項目、最恰當的方案,做到全產業(yè)鏈全生命周期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