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冰倒閘操作時間從10小時降低至13分03秒,整體融冰效率相比人工大幅度提升……”5月20日,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負責的“自主可控融冰操作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通過驗收,這對貴州融冰工作來說意義非凡。
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qū)遭受50年來最嚴重的冰雪凝凍災害,貴州省是受災最為嚴重省份之一。自此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全面啟動科技防冰抗冰技術攻關,率先建立起高效、安全的大電網防冰體系,為貴州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堅強的電力能源支撐,確保國家“西電東送”能源通道安全。
“鐵塔下,電力工人手持竹竿,敲打導線上厚厚的冰雪;白茫茫的雪地上,一根根鐵塔東歪西倒;崇山峻嶺的小道上,幾十人肩扛手抬著笨重的變壓器緩緩挪動……”南方電網公司一級領軍技術專家曾華榮回想過去,面對冰雪災害,電網人被動應對。
如今,冰雪再次考問電網,但這一幕并未重演。
2023年底到2024年初,連續(xù)多輪寒潮,造成南方地區(qū)持續(xù)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這次,貴州電網主網穩(wěn)定運行。在融冰一線,直流融冰讓運維人員著實感受到高科技的好處:過去6個人耗費2個小時的融冰工作,現在只需要3人不到1個小時就能完成。
十余年磨礪,大電網為何能傲立冰雪中?
電網抵御凝凍災害有四大難題,一是輸電線路覆冰看不清、測不準;二是導線融冰安全可控問題;三是地線融冰和防雷技術矛盾;四是融冰裝置本身可靠檢測難。
面對貴州冬季低溫凝凍天氣,南方電網從保障大電網安全穩(wěn)定和人民群眾溫暖過冬出發(fā),深入開展防冰技術研究,進一步提升防冰工作精益化水平,實現從被動除冰向主動防冰轉變。
貴州電網公司積極落實,解決該領域關鍵技術難題,先后攻關“電流精準可控直流融冰技術及系列裝置”“地線和光纖復合地線融冰方法與導地線連接”“直流融冰裝置等效試驗”“山區(qū)輸電線路覆冰精準監(jiān)測”等技術,實現融冰過程全自動化操作,解決直流融冰裝置試驗需停運線路才能進行的難題,實現電網覆冰狀態(tài)實時準確感知,建成覆蓋南方電網覆冰區(qū)域的實時監(jiān)測應用體系。
同時,2500米的貴州六盤水梅花山上,一大型專業(yè)化防冰融冰試驗基地已成長為南方電網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一項項科技研發(fā)成果從這里出發(fā)……
基于此,2014年以來,貴州電網公司先后成功抵御多輪大范圍低溫凝凍災害侵襲,實現由過去“看不清”“融不掉”“融不全”“檢驗難”向“測得準”“融得掉”“融得全”“靠得住”轉變。
面對新時代、新挑戰(zhàn),電網人繼續(xù)推陳出新。
2024年1月13日7時,在貴州貴陽花果園R2區(qū)4號試點配電房內,工作人員手持“電鴻物聯”操作儀通過搭載的11套傳感設備,完成包括環(huán)境采集、視頻監(jiān)控、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等6大功能測試,全國首座電鴻物聯智能配電房建成運行。
“以前全流程巡檢一個配電房,至少需要2個人花費2小時,完成509處配電房的周期巡查需30人,現在通過‘電鴻物聯’智能配電系統(tǒng),遠程掌握配電房內環(huán)境溫度、設備溫度、電流、電壓等狀態(tài),包含有無浸水、漏油、短路等異常,呈現可觀、可測。”貴陽供電局生產技術部配電科專責楊金鐸介紹,巡檢手段通過數字物聯技術全部集成于一套系統(tǒng)內,杜絕人工巡檢可能出現的“疏忽”,實現“機器代人”,大幅提升巡檢效率。
能源技術不斷革新,也為客戶安全筑牢了“防護網”。
2023年7月,363套帶有“電力指紋”技術的插座在貴州黔東南州西江千戶苗寨酒店、民房、商店安裝試用。
不同于普通插座,它能通過運行設備在電網中留下電流、相位、諧波等蛛絲馬跡,識別設備的類型、參數、狀態(tài)等特征,在火災發(fā)生前及時發(fā)現和控制危險用電設備、用電行為、電氣事件,做到一秒鐘識別設備類型和隱患,一小時識別設備參數,一周識別用戶用電行為習慣。
目前,已有211套設備監(jiān)測到各類危險低壓事件,實現了電氣火災主動消防和事前預防,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等專家一致認為“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融冰不再翻山越嶺,巡檢線路可以“隔空取物”,客戶用電安全穩(wěn)定……十余年淬煉與蛻變,貴州電網公司不斷推進能源技術革命,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提升,目前累計擁有專利4400件,其中發(fā)明專利2063件,電網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越來越高,一個更加堅強的電網,已巍然屹立在貴州。(錢凌蕓)
評論